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关系格局与中国对外传播

作者: 时间:2022-08-14 浏览:


2020年10月24日下午,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共同举办的“战略传播系列讲座”第103讲——“后疫情2时代的国际关系格局与中国对外传播”在东六楼315开讲,主讲嘉宾为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教授程曼丽。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唐海江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程曼丽教授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关系格局,她从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关系的三个维度出发,生动地描绘了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关系图景:一是国际格局呈现出不确定性;二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的关系面临着严峻挑战;三是疫情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和中华文化,中国也将因此担负起更多的国际责任。


其次,程曼丽教授将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硬件设施建设、核心能力打造和护航“一带一路”。第一阶段起始于2009年,中央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媒体,以硬件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强化海外传播平台的人员、技术配置,初步扭转了重大事件中国际舆论由西方媒体全面主导的局面;在第二阶段,党中央从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建构的角度,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以改变“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第三阶段,中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在充分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涉华舆情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传播,包括释疑解惑和舆论纠偏,护航“一带一路”。并通过对比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差异以及分析当前美国对中国媒体的政策制约,讨论了中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程曼丽教授就当下中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其一,长期以来,中国对中美关系抱有积极而理性的期待,但当中国被竞争、扼制、敌对的舆论包围时,便会陷于被动;其二,美国拥有众多的同盟国和追随者,他们在涉华舆论方面易于形成对中国的合围之势;其三,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已卷土重来,且具有更强的威慑和攻击力度。



故此,程曼丽教授认为,疫情下的中国对外传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进行舆论应战的同时,防止落入对方的“舆论陷阱”中。第二,中国的对外传播话语应当上升到国际化层面。第三,话语和行动应密切配合,要把“说”与“做”、动机与效果更好地统一起来。第四,对外传播不再是媒体单方面的事情,而应成为多元主体共同的事情。


讲座最后,程曼丽教授总结到,外部世界对于中华文化的重新审视,使得我们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当代解读,以当下的抗疫实践对其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创新性的思维和话语。


随后在互动环节,程曼丽教授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唐海江教授表示,这是疫情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举办的首场线下讲座,他向程曼丽教授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56249

邮箱:lbdncs@hust.edu.cn

邮编:430074

网站总访问量:

© Copyright 2015 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