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10月29日,教育部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顺利召开。
当天上午,举行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和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学术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担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海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长邬堂春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昆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钟书华教授,共10位专家担任委员。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李志强、副处长方梅,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金凌志、院长张明新等领导和嘉宾与会。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主任张昆教授等13位实验室成员、5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以及华中科技大学部分师生参加会议。
学术研究乃大学之“根”、科学之“魂”。在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上,许晓东副校长向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实验室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实践性研究,探索并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跨越式升级,积极推进我校文科研究的现代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他期待实验室未来继续立足新闻传播学科,融合我校多学科优势;以大数据为手段,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吸纳多学科的科学装置,研发新一代实验平台工具,统筹新型国际关系与国家形象传播;构建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努力做到“国内出名,国外出声”。
许晓东副校长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在场的委员颁发聘书。受聘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后,丁烈云院士发表讲话。
“希望学术委员会的委员们积极支持实验室发展,争取让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的建设模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成功范式。”丁烈云院士指出,加强理工科与人文社科融合,建设社会科学实验室非常必要。在新一轮科学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催生诸多新业态与新现象。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背景下,人类社会的传播规律发生了改变,这有待数据驱动的研究探索。
许晓东副校长、丁烈云院士、陈传夫教授、张昆教授、张明新教授和方梅副处长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丁烈云院士主持了首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执行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李卫东汇报了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实验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开展前沿科研、支撑学科建设、培养高端创新人才、建设民意大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开展社会服务等五大功能定位,围绕“寰球民意大数据与国家形象”“智能健康传播与公共卫生”“云传播与万物互联网管理”“智能新媒体与战略传播”四大方向开展跨学科前沿研究,引领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的交叉融合研究。
学术委员会委员肯定了该规划的科学性,期待实验室优化资源配置,细化研究方向,凝炼特色,以进一步服务国家传播战略重大需求。蔡雯教授认为,实验室吸纳各领域专家合作研讨,体现了开放合作的学术姿态,未来要继续把握文理融合特点,发挥壮大学科交叉的优势。胡正荣教授建议,实验室在突出学科特色的同时,应更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意识形态安全需求。邬堂春院士指出,大数据样本的来源和代表性是后续研究中需重点考量的问题,数据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金海教授建议,实验室当强化新闻传播学学科意识,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熊澄宇教授建议,实验室需锐意创新,在观点思路上寻求突破,强化国际交流。张涛甫教授再次对实验室的规划表示认可,特别肯定其战略定位明确,研究思路清晰,能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信息传播学科的学科交叉优势,目标可及,未来可期。钟书华教授认为,实验室着眼的相关议题切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意义重大。陈传夫教授表示,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准确,发展目标清晰,“文工交叉”特色显著,期待实验室四大研究方向齐头并进,形成合力,透视新闻传播规律问题,服务国家传播战略发展需要。
实验室主任张昆教授向学术委员会委员们与会指导表示感谢。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是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也是我校第一个国家级社会科学实验室。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在于服务国家传播战略重大需求,“寰球民意大数据与国家形象”研究是重中之重。他表示,实验室将针对专家们的宝贵建议,进一步消化吸收,修订完善研究思路,激发规划研究方向之间的活力。
当天下午,李卫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研究”举行开题论证会。许晓东副校长和张明新教授分别致辞。
许晓东副校长指出,项目专家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突破“新瓶装旧酒”的思维轨迹,打破传统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以及我校各大实验平台的优势,产出对国家发展、民生幸福有益的成果。同时,课题组也要系统总结实践经验,立足于当下互联网发展趋势,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助力国家互联网网络治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张明新院长表示,课题组应贴合实验室研究理念与思路,谋求将研究成果落地为切实政策的路径,为推进国家互联网管理体制现代化贡献力量。
在专家论证会环节,首席专家李卫东汇报了项目研究方案。评议专家组专家听取汇报后,进行了认真审议与研讨,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研究方案提出了宝贵建议。蔡雯教授认为,项目研究规划扎实,结构设计严谨,为后续研究打下良好基础。熊澄宇教授和张涛甫教授都指出,论证报告扎实,问题命脉把握到位,希望课题组有所突破,为国家未来网络治理的顶层架构提供学理支持。金海教授建议,开展顶层设计相关研究时要关注互联网发展趋势,对Web3.0时代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做出预案。钟书华教授建议,课题研究在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中找到平衡点,兼顾前沿性与可行性。隋岩教授则针对各子课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强调要考虑到互联网主体问题,思考如何管理个体。胡正荣教授提出,课题组在后续研究中要注重开展中外比较研究,博采众长。邬堂春院士提出,希望课题组依托跨学科融合研究型课题,引领开展实质性的学术讨论,推动学界研究百花齐放。
会议最后,陈传夫教授总结审议意见,认为课题项目规划完整而全面,深刻体现出交叉学科特色,兼具社会价值和学术意义。张昆教授表示,课题组下一步应结合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严谨落实规划,继续秉持“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持续产出创新性成果,为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
文字 | 彭思涵、曹晗煜
编辑 | 李晓聪
审核 | 陈薇、徐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