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会议资讯 - 正文
【​会议撷粹】严文斌 | 新型大国关系与国家形象传播

作者: 时间:2022-09-24 浏览:

8月24日,“第九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共同主办。近期,我们将陆续推送“第九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专家学者的发言内容。今天推送的是严文斌先生的发言,欢迎关注!


 
新型大国关系与国家形象传播    



undefined    



严文斌:新华社原副社长、党组成员,高级编辑。本文系严文斌先生在“第九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主旨演讲中的发言实录。


     

     


我今天的题目是《新型大国关系与国家形象传播》,虽然有点命题作文的味道,但是非常契合当前的国际新形势、大国关系新走向和全球媒体生态新变化,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531讲话”中关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      


大国博弈加剧,关系复杂紧张      


作为三十多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实践者,我见证了介绍中国、说明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全过程,也参与了大多数的重大国际舆论斗争。


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渐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美国联合所谓的民主国家不断遏制打压中国。作为世界最重要、最复杂、影响最大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从接触、相互包容演变为今天的战略竞争对手,都是美国极力维护全球霸权需要的措施。更为严重的是,拜登政府仍在不断地通过规制、脱钩、新型冷战,对华进行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舆论战,全方位强化战略竞争,抓紧构建围堵中国的包围圈。             小院高墙,打造对华科技封锁网,重访多边机构,对冲中国影响力。             对台政策游走在战略模糊和战略清晰的边缘,通过台海、南海,对中国引战、诱战、逼战,迫使中国出手。             四处挥舞人权和意识形态的大棒,从外交上孤立、经济上打压、军事上围堵,使中美对抗更加系统化、意识形态化。             在不断收紧对华包围圈的同时,美国借助北约东扩一步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用自己的“家法”和“帮规”或者小团体利益,维护所谓的“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利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将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             重构基于所谓民主价值观的产业链,对俄罗斯和中国实行切割,策划怂恿俄乌冲突,使俄罗斯战略硬消耗,制裁软消耗,国际社会空间孤立,俄美关系处于危险的边缘。      


时局变幻莫测,如何调整国际传播?      


当今世界面临危险的失衡,这些都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特征。在大国关系加紧演变和美西方对华咄咄逼人的舆论战面前,我们的国际传播应该怎么调整?应该怎么样更好地传播好中国的国家形象?为此,我有五点个人观点:      

     
一是胸怀“两个大局”,把握时与势,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审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国际传播。弈棋落子,先要观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然美国是牵动国际安全局势的最大的变量,中美博弈不可避免,再加上俄乌战争必然导致大国关系的恶化,面对美西方不遗余力地对华污名化、妖魔化,就像贸易战一样,我们虽然不想打,但是我们也不怕打,必要的时候不得不打,但是如何打、如何斗争,必须讲究策略。作为一种战略判断,我国过去20多年一直处于可利用的战略机遇期,而机遇期最大特点就是要致力于发展壮大自己,外部环境是我国延长这种机遇期的重要的环节。在中美博弈和大国关系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我们仍然要致力于和平发展环境,想办法转危为安,塑造机遇。中国的国际传播必须首先围绕并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多些理性的传播,少些愤青的发泄。      

     
二是舆论斗争绝不是国家形象传播的全部,避免落入西方的话语陷阱。要做中国价值的构建者,不当西方观点亦步亦趋被动应对的传声筒,要主动设置议题,传播西方刻意回避的事实,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国际舆论场的博弈交锋很大程度上是话语之争,叙事之争,对中国理念进行国际化叙事,将中国发展故事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且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阐述好,需要更多摆事实、讲道理、会传播、讲故事。传播全球事务要减少以我为主,更不能以教训式的口吻强推自己的理念,要学会与全球受众分享信息和价值观,更好定义世界,回应国际社会关切。      

     
三是面对西方技术抢跑数据控制算法偏见与平台主导的新媒体霸权以及国际媒体生态的变化,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传播方式,尽快实现国家形象传播从媒体思维到平台思维的转变。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和社交软件大部分都是由西方国家研发运营,在全球排名前十的社交媒体中,前五名来自于美国。近年来,西方政治领导人直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表个人言论,煽动民粹主义的情绪,引导对华舆论,西方的技术联盟与资本干预使对华的负面信息传播呈现滚雪球效应,中国国家形象的真实信息被算法弱化。对这种国际传播的新格局必须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从传播层面实时调整,从学理层面研究应对。      

     
四是国际形象传播是党和国家媒体的主责,但不是专利,需要每一位有渠道、精语言、懂传播、有平台的专业和自媒体人,特别是国际传播工作者和专家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最近几年,国际舆论斗争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工作,随着媒体生态的不断变化,头部互联网平台和鱼目混珠的所谓国际问题专家,通过公众号误导了国家形象传播。官方传播除了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和主流媒体循规蹈矩的解读,中国话语仍然缺少能满足国际社会需要的、有说服力的传播,中国的软实力也由此大打折扣。中国国家形象不能交由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带节奏式的胡言乱语塑造,而要从政策层面鼓励并宽容负责任的民间外交、公共外交、民间智库、个人多渠道发声,与官方实现同频共振。      

     
五是突破跨文化传播难点,加强翻译体系建设。建立国际化的语料库,及时发布并打造重要政策宣示和表达的官方译本。20多年前,我曾经提出并不断呼吁重视全民外文水平的普遍提高与精通外文的人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的趋势,建议国家更加重视培养外文精研人才。十多年来,我在自己主导的传播机构设立外文奖励津贴,使一批批获奖者成为今天国际传播的栋梁。今天,我仍然要重申这个建议,是因为国家形象传播中,因为语言翻译造成的曲解、误读太多。原因在于,一是中外文翻译中思维方式和用语习惯差异较大,特别是行为、语言、因果递进等逻辑层次存在不同,一些中国特色的表达习惯在国外语境上可能缺少对应的语言,故而存在歧异;二是意识形态的舆论斗争和舆论场上存在着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一些涉华翻译中损毁中国形象的恶意手法逐渐垄断西方传播话语,尤其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大肆传播,引发国际社会对华负面的情绪,严重地歪曲抹黑了中国形象。      

     
以上五点是我关于“我们的国际传播应该怎么调整?应该怎么样更好地传播好中国的国家形象?”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56249

邮箱:lbdncs@hust.edu.cn

邮编:430074

网站总访问量:

© Copyright 2015 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