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于12月26日在海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论坛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寰球民意与战略传播”为主题,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国家传播战略领域的近50位专家学者汇聚海口,就国家战略与国家战略传播、自由贸易港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相关议题共享前沿智慧。
开幕式上,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任斌向到访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他希望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聚集众多专家学者,汇聚思想,共谋发展。
随后,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教授
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张昆教授立足历史周期论,阐释了当下中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期与战略谋划的机遇期,在“两个一百年”“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事关世界全局的大战略谋划中,需要一系列的小战略,其中就包含了传播战略。此次论坛便立足这样的背景,试图在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开放程度最高的贸易港,探讨科学有效的国家传播战略,服务于国家整体大战略。希望学者们彼此砥砺,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在国家传播战略领域取得丰厚成果。
“在新旧秩序交替的过渡期,新闻传播学者有责任有义务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东西方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
在致辞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国和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格局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渗透入科技、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此次论坛的隆重举办正得其时,恰得其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专家学者们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寰球民意与战略传播”奉献了两场“干货满满”的主题报告。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何志平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吕尚彬教授,西北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执行院长韩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薛可教授
分别担任了上下两场报告的主持人和评议人。
“在新的环境下,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当调整思路,变以主流媒体为主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共建,并为多元主体补上中华传播这一课。”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岗教授程曼丽
以《“一带一路”倡议与走出去企业的海外传播》为题,分享了她在走访“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资企业时的发现与思考。程曼丽教授针对“走出去”中资企业面临当地对中国存在认知差异、文化社会习俗差异、外部因素介入引发矛盾、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问题,提出四点对应策略:第一,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做好风险评估;第二,主动释疑解惑,进行针对性传播,努力减轻或消除当地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第三,继续在当地推进惠民工程;第四,提高中资企业员工的素质与危机意识。程曼丽教授认为,只有将“说”与“做”相结合,官方与民间相结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交往、网络传播等多种渠道,手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取得预期效果。
“当前国内的‘软实力’研究存在把软实力简化为‘文化软实力’‘传播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等误区。”
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教授
分享了题为《软实力:构成要素与认知误区》的主旨发言。唐润华教授介绍了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及“IfG-Monocle Soft Power Index”“Global Soft Power Index”“The Soft Power 30”等软实力评估体系,并详细分析了软实力研究存在的误区。唐教授认为,要准确全面地认识和理解软实力,软实力实质上是一种改变别人态度和行为的能力,它的获得既不靠“大棒”(强制),也不靠“胡萝卜”(利诱),而是靠让人信服和乐于接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教授
在题为《中国脱贫成就的国家传播战略》的发言中指出,国际舆论场对中国减贫存在着运动式扶贫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何维持贫困效果、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贫穷被忽略、贫困线制定标准以及地方官员瞒报问题等方面的质疑和批评。基于此,荆学民教授提出了国际传播战略的基点:第一,突出国家和社会制度优势;第二,强化人民福祉;第三,立足于经济富裕、政治权力、社会公平、教育程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广义的“脱贫”;第四,放弃“创新扩散”中心——边缘传播模式,强调多主体合作、多中心话语;第五,下沉叙事国家政治高度,真实生动展现脱贫过程的生成机制。
“2020年中国步入了特色议题外交传播,中国的声音正在响起来。”
天津师范大学战略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刘卫东教授
以《国家形象传播的外交议题设计问题——习近平外交思想的视角》为题,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对外传播工作完成了从“对外宣传”到“外交传播”的战略转型。刘卫东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传播观视角,阐述了习近平提出的“国力强大才有传播话语权”“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全员外交传播总体布局与战略思维”“全球治理观与治理体系创新”五个方面的外交思想。最后,刘卫东教授以近期中国对澳大利亚战争罪行进行舆论抨击为例,提出在议题外交新格局下,要主动预设议题,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薛可教授
发表了《文化共鸣:后疫情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新机遇》的主题发言。薛可教授以丁真走红网络为切入点,指出具有原真性的内容有助于中国的对外传播实践。薛可教授提出,将传统艺术和中华美食等文化符号作为对外传播的桥梁,利用数字技术延展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借助国际电影、电视剧点亮中国城市形象,通过落户海外的中医馆、中餐馆、武术馆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薛教授强调,中国对外传播在后疫情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应以文化符号为新内核,立足守正创新,着力社媒,提升中国对外文化传播能力。
“疫情期间,国家形象建构面临虚假信息泛滥、污名化的人为操纵的挑战。”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卫东教授
以《污名化: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严峻挑战——以新冠疫情虚假信息的传播为例》为题,分享了其对“China Virus”这一污名化的虚假信息传播的实证研究。李卫东教授指出,“China Virus”这一话题的整体传播网络结构较为松散,关键传播者网络聚类系数高,平均距离短,连通性好;国际社交网络中传播“China Virus”这一污名化虚假信息的行动者较为多样,关键传播者极为聚焦;高度存在舆论操纵与计算宣传嫌疑;机器人账户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卫东教授总结认为,虚假信息大规模扩散带来污名化效果,使得中国和美国国家形象都遭受了严重损害。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政府信任度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文化的互通在于人的互动,人人都是行走的国家名片。”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杨琳教授
以《基于个体形象视角的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为题,提出国家形象传播正在由宏大叙事走向微观叙事,由个体形象走向国家形象,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估人际传播的价值。杨琳教授分别从怎样的个体形象才能够真正代表国家形象,如何应对个人形象的零散性与国家形象完整性的矛盾,如何避免“对抗解码”,创造共通意义空间等方面探讨了个体形象与国家形象互动的路径建构策略。
“应将边疆传播应纳入国家对外传播战略。”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单晓红教授
发表了题为《边疆对外传播的思考》的演讲。单教授对国际传播视阈下的“边疆”概念进行深入解析,并提出以“利益边疆”的观念重新审视边疆传播。单教授阐述了边疆传播的精准对位、针对一国,文化相近、民心相通,议题相似、共同记忆,主体多元、客体分层等方面的优势。从具体策略上看,边疆传播应以边疆跨境民族作为主体,边民作为主体,边境日常交往、日常生活为渠道,共同记忆为内容。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海南三略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毕研韬
围绕《我国全球传播进化的动力机制》主题,从传播效果研究四阶段论、中国宣传模式嬗变、公关发展四阶段、系统演化之环境选择等视角分析,抛出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与国家战略传播处于怎样的方位的疑问。毕研韬教授指出,大众认知在不知不觉中被操纵甚至被控制,信息数量和信源的增加、时效的提高,都不代表了解更全面更准确,也可能相反,国家战略传播面临着新的时代问题。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新媒体智库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杨卫娜
在报告《2020年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影响力研究》中分享了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就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的最新研究成果。她认为,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形象传播影响力,一是需要以跨文化传播的理念推进城市国际形象传播能力提升;二是发挥中国在互联网新技术和数字传播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三是抓住未来重大节事活动的宣传要点,将城市的国际形象传播落实到个体化的体验;四是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海外舆论监测研究,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五是走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之路,从供给侧提高对外传播的服务能力。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员,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国家形象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金苗
发表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国际影响与文化产业体系共进研究》的演讲。她认为,文化国际影响与文化产业体系是共进并举的关系,提出中国文化整体需要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框架为契机,从文化产业角度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中,建设中国文化的多维国际市场,为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与国际接轨的空间。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垒教授
发表《游走在“新闻报道”和“学术话语”之间: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与话语权争夺的底层逻辑》的主题发言。张教授介绍了中国形象难以树立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存在深层面的鸿沟的观点。他认为应该重置视角,回到西方的社会结构中去思考中国形象。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华君副教授
发表了《智媒时代科技企业品牌对外传播的观念变革与策略创新》主题演讲。李华君副教授从品牌价值和品牌资产、品牌价值增长速度、海外受众对品牌认可度、品牌对外传播力以及传播环境等角度对中国科技企业品牌对外传播的现状进行解读。就创新中国科技企业品牌对外传播的策略来看,一是多元主体的介入,有机整合国际社会资本;二是依托平台与自建平台的数据,深度理解用户;三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获取海外用户的认同;四是搭建品牌大数据生态圈,生态共演;五是新的传播模式理论指导与更灵活的传播机制;六是维护品牌声誉,构建信任关系;七是科技创新投入,品牌价值增值。
下午,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与战略传播”和“政治传播与战略叙事”两大主题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战略传播”主题论坛中,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丹、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胡栓、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吴献举、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金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宏刚、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刘杰、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王一鸣
分别从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评价、越南媒体“一带一路”报道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等角度进行了分享。
同时,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云南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们围绕“政治传播与战略叙事”这一主题,向参会的专家、学者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国家形象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金苗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陈薇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徐迪、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昀
分别担任了两场分论坛的主持人和评议人。
圆桌论坛以“自由贸易港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主题,由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胡凯主持,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杨昊霖,海南省社会舆情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静,南海网副总编辑陈书焕,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院长卿志军
等对海南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不同角度提出诸多建设性意见。
论坛最后,卿志军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张昆教授向本次论坛的所有来宾、主办单位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第八届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据悉,
“国家传播战略高峰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发起并主办,自2013年起已连续举办八届,参会者累计2000余人,是国家传播战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之一,拥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本届论坛是该研究院与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共同主办,以“全球化背景下的寰球民意与战略传播”为主题,探讨在在全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如何立足国家战略开放的新高地,推进自由贸易港城市形象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走深走实,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国际话语体系建构,更好地让世界感知中国发展,传播中国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