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近期成果】新书荐读——国内首本《智能新媒体》教材正式出版

作者: 时间:2022-08-13 浏览:



国内首本系统讲述智能新媒体基本原理和应用模式的教材——《智能新媒体》,由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执行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李卫东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面向全国正式出版发行。


该书将“应用模式的创新设计能力”作为智能新媒体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一根红线”,系统讲解了智能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能为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填补紧缺教材。同时,该书也是实验室面向新闻传播学及智能新媒体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书籍介绍    


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引发新的全球竞争,各个国家都在试图抢占人工智能发展的制高点。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正在全面变革现有新媒体的各个层面,智能新媒体逐步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特别强调,要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要大力培养全媒体人才,充分释放人才活力。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领域的人才究竟学什么,应该重点培养哪方面的能力?是当前教育界必须认真思考的基础问题。《智能新媒体》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


《智能新媒体》由实验室李卫东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王永骥教授团队倾注三年时间合作编著而成。一些人工智能企业也为此书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原始资料和应用产品案例。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了智能新媒体应用模式创新问题,探索了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新媒体应用产品创新设计人才。


该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本原理、应用模式和运营管理


基本原理篇中(第1章至第5章),从基本概念、体系结构、计算模式、基础设施、产品形态、应用模式理论、应用模式设计方法、产品搭建方法、云传播模式和内容生产方式(大数据可视化)等层面详细讲述了智能新媒体的基本原理。


应用模式篇(第6章至第9章),将人工智能与信息获取、交流互动、生活娱乐以及电子商务四大领域相结合,囊括了智能新闻、智能学习、智能搜索、智能交互、智能生活和智能商务等新型应用模式。


最后在运营管理篇中(第10章至第11章),结合智能新媒体的运营管理战略的典型案例,深入地论述了智能新媒体的运营管理战略。从理论到实践,层层递进,将智能新媒体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有机融合。作者李卫东教授在前言中指出,产业界要以人工智能应用模式创新催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教育界要将应用模式的创新设计能力作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新媒体》教材的出版,不仅丰富了网络与新媒体方向的教材体系,还进一步探索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媒体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主任、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教授在该书序言中写道:“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教材的编纂、流通与选择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李卫东教授的这本《智能新媒体》作为网络传播领域的大学教材,初试啼声,领风气之先,其开拓创新、填补空白之功,自应被充分肯定。”


书籍目录


第1章 智能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的概念 

1.2 人工智能与新媒体发展 

1.3 智能新媒体的计算模式:云计算

1.4 智能新媒体的基础设施


第2章 智能新媒体应用的产品形态和应用模式 

2.1 产品形态类型 

2.2 页面应用形态演变

2.3 应用模式理论

2.4 应用模式创新设计实例


第3章 智能新媒体的产品搭建方法 

3.1 平台型智能新媒体产品搭建 

3.2 应用型智能新媒体产品搭建

3.3 终端型智能新媒体产品搭建


第4章 智能新媒体的传播模式:云传播

4.1 云传播概述

4.2 云传播的革命性特征


第5章 智能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大数据可视化

5.1 大数据概述

5.2 大数据可视化


第6章 人工智能+信息获取应用模式

6.1 智能新闻应用模式  

6.2 智能学习应用模式   

6.3 搜索引擎应用模式 


第7章 人工智能+交流互动应用模式 

7.1 智能交互应用模式 

7.2 即时通信应用模式

7.3 社交网络应用模式 


第8章 人工智能+生活娱乐应用模式

8.1 智能生活应用模式

8.2 网络游戏应用模式 

8.3 网络视频应用模式


第9章 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9.1 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概述  

9.2 智能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9.3 传统电子商务模式 


第10章 智能新媒体产品的运营思维 

10.1 智能新媒体产品运营的基本思维:用户思维

10.2 智能新媒体产品运营的云生态思维:开放合作 


第11章 智能新媒体应用的案例分析 

11.1 短视频社交应用:“TikTok”   

11.2 智能社交应用:“Ta在” 

11.3 智能健康应用:“心潮减压”

11.4 云会议应用:“WeLink” 

11.5 智能商务应用:“沃德股市气象站” 

后记

滑动查看目录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东六楼

联系电话:027-87556249

邮箱:lbdncs@hust.edu.cn

邮编:430074

网站总访问量:

© Copyright 2015 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中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