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视为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节点。中国在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在积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形象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本文梳理了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总体态势,在此基础上,从主体视角分析了中国政府、企业和国民形象传播的基本状况。就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的基本状况来看,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固有成见逐渐发生改变,中国的正面形象在年轻的受访者中占主导地位,但中国还需要在新形势、新挑战下继续做好发展理念的阐释与传播,让世界对中国的认知更加清晰。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采取措施,迅速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并使经济回到正轨,中国通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变得更加强大,被西方国家视为更具挑战性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对手”。
在国际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在当前国际环境中实现国家形象传播的突围,以及如何利用多元主体实现国家形象的立体传播,是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目前面临的新挑战。国家形象主要是域外民众对一国形象的认知,而国家间关系和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必然改变他国民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不仅要致力于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还需要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那么,在2020年国际社会的新形势下,中国在他国公众眼中的形象究竟如何?相较以往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际调查来回答。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发积极,能够使用的国际民调结果也越来越多。本报告将借助近年来国际主流民调机构和国际组织的相关调查数据,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被认识、评价和接受的状况出发,大体勾勒出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及国际社会中的现实状况,整体呈现以下五大特征。
(一)全球民众积极评价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
德国达利亚研究咨询机构(Dalia Research GmbH)2020年6月15日,发布了新冠病毒期间的全球民主认知指数(DPI)的研究报告,评估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判断他们的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应。当被邀请评估中国和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应时,几乎所有国家都认为中国的反应要好得多,研究发现全世界绝大多数人(70%)普遍对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应感到满意,称其政府正在妥善处理危机,对政府回应最满意的国家是中国(95%)、越南(95%)、希腊(89%)、马来西亚(89%)和爱尔兰(87%)。
2020年12月14日,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SWP)发布了《中国——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赢家》,认为中国为抗击新冠疫情而采取的措施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认可。例如,大规模核酸检测对公民是免费的,检测隔离实际上给了民众一种安全感,中国制度优越性的观点也得到了支持。根据YouGov剑桥全球主义项目的一项调查,88%的中国人相信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领导力。正如大规模核酸检测所示,即使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克服,但对中国政府的信心增强了,战胜病毒的叙事已在民众中流传。中国为抗击新冠疫情采取的严厉防护措施已被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中国对新冠疫情的遏制使经济恢复正常,并为经济的强劲复苏奠定了基础。中国有效的危机管理——在流行病学、经济和政治上——显示出中国在2020年底是一个危机赢家,在欧洲和美洲大陆,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人数再次大幅上升,经济再次陷入低迷。
同样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2021年6月1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夏季和2021年春季接受调查的12个国家对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评估也比去年变得更加积极,全球49%的受访者给中国打了积极的分数,认为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做得很好,而对美国的反应给予积极评价的只有37%。除了日本,没有别的国家认为美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理比中国好。新加坡(76%)和希腊(72%)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做得很好,认为中国在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方面做得很好的比例全面上升,其中有9个国家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呈现两位数增长,例如,比利时2020年有40%的人表示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做得很好;在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时认为中国做得很好的观点尤为普遍。
(二)中国是唯一一个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为8%,而美国为6%,欧元区为4%。欧拉爱马仕(Euler Hermes)定期计算的全球经济重心(WECG)计算机模拟显示,2007年全球经济重心仍在大西洋,但自2002年以来,全球经济重心一直在向亚洲转移,2030年全球经济重心可能是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现在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调整后,中国已经超过了美国。2021年4月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全球经济进一步企稳,但复苏进程出现分化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今年预计将增长8.4%。尽管中国经济已在2020年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许多其他国家预计仅将到2023年才能回到疫情前水平。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ISPI)2021年6月29日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中国:经济复苏和对世界的挑战》,在过去20年里,中国已经证明在应对重大危机的影响方面非常成功,例如2007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和2002〜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危机。2020年,经济迅速回升,零售消费、投资和贸易这三个关键经济指标都在迅速复苏。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中国的经济过热,2021年第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18%,尽管中国在健康和经济危机期间面临着经济和政治资本损失的诸多困难,但中国通过“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反而变得更加强大,从而成为西方国家更具挑战性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对手”。
(三)多数受访者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2020年10月6日,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新调查显示,在欧洲,更多受访者将中国视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而不是美国。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包括美国、日本和欧元区在内的许多主要经济体在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实现正增长。在接受调查的14个国家中,当被要求评估这些地区的相对经济地位时,有4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只有3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世界领先经济强国,但很少有受访者认为日本或欧盟国家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在大多数接受调查的欧洲国家中,大约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相比之下,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对美国持相同看法。例如,比利时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最大经济体的可能性比认为美国的可能性高22个百分点(中国54%,美国32%)。除了美国本国,仅有韩国和日本,比中国更多地将美国视为世界领先的经济体。
有一半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强国。盖洛普(Gallup)2021年3月16日发布的文章称,自2000年以来,美国人交替选择中国或美国作为主要经济强国,这往往受到当时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影响。一年前,5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是最大的经济强国,这是2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的强劲经济表现,选择欧盟(5%)、日本(4%)、俄罗斯(2%)或印度(1%)作为主要经济强国的美国人要少得多。自2020年以来,这种看法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因为过去一年美国经济与COVID相关的下滑。
(四)年轻受访者对中国的看法更积极,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呈现代际差异
2021年6月7日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和“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Foundation)共同发布了《2021年跨大西洋趋势》,报告显示,受访者看待中国的影响力因年龄而异,年轻受访者对中国影响力的看法更加积极,中国的正面形象在18至24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占主导地位,但对中国的负面看法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这可能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对中国的看法会发生长期变化。
在调查的国家中,美国受访者的观点分歧最大。认为中国的影响“非常积极”的受访者人数(12%)在美国人中最多,而持“非常消极”的受访者人数也最多(23%),在美国,中国的形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从2020年的2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影响是积极的提升到现在的31%,这甚至高于疫情前的水平(29%)。中国的形象在美国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中都有改善,但在25~34岁年龄段(+15分)和35~44岁(+27分)的美国受访者中最为突出。
在加拿大、美国、德国和英国存在代际趋势,年轻的受访者非常支持对他们国家与中国的良好合作关系。在加拿大和德国18 ~24岁的年轻受访者中,有42%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美国和英国四分之一的年轻受访者(25%)和英国(29%)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与全国平均水平(美国15%,英国20%)相比,年轻受访者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的比例有所增加。
(五)中国将抗疫实践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认可
所有“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对中国的看法都更积极,土耳其(34%)、波兰(35%)和意大利(36%),积极评价在西班牙(37%)达到高峰。2021年1月19日,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SWP)发布了《疫情下的中国健康外交——丝绸之路倡议(BRI)在行动》,报告显示,并非一些观察家在新冠疫情爆发时所预言的那样,“一带一路”倡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没有失败,相反,中国在为世界人口接种疫苗方面发挥相关作用是实在的,这与中国的叙事相符——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其健康外交越来越多地将自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与“一带一路”倡议联系起来(例如全球互联互通的优势;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凭借高度的灵活性、强烈的政治意愿和有利的后勤优势通过了危机考验。
中国在2月底逐步控制本国的疫情时,北京很快就担当起了援助提供者的角色。由于全球大部分口罩生产设施位于中国,而且许多工业化国家已向武汉运送了救援物资,因此中国能够大规模地向世界提供口罩和医疗设备。特别是,医疗设备不足的区域很快就收到了他们需要的援助(口罩、测试设备和呼吸机)的捐赠。北京还向43个地区派遣了医疗队,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得到了中国的支持。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缺乏援助提供者的情况下,中国为全球“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实质内容。
政府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核心行为主体,中国政府形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国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依据皮尤研究中心、透明国际、世界银行等机构的调查数据,2019年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中国在遏制腐败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2021年1月28日,透明国际发布了2020年全球腐败认知指数(CPI),该指数根据专家和商界人士认为的公共部门腐败程度对1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采用0到100的评分标准,其中0代表高度腐败,100代表非常廉洁。数据显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大多数国家仍然未能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在今年的CPI中得分低于50,平均得分仅为43。自2014年以来,中国的CPI稳步提高,从2014年的36分上升到2020年的42分,上升了6个百分点。此外,在最近的亚洲全球腐败晴雨表中,64%的中国公民认为腐败在调查前12个月,腐败现象有所减少。然而,62%的人仍然认为政府腐败是一个大问题,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二是中国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效果显著。布鲁盖尔(Bruegel)在2021年5月26日发布的《中国的营商环境有所改善》提到,根据对公司的调查和国际比较,中国的贸易继续蓬勃发展,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外国投资的第一目的地。即使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也继续参与到中国这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市场中。中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以中国加速改革为条件的贸易和投资协议将产生巨大的红利,这种协议的益处不仅惠及中国的外国投资者和中国的出口商,还会惠及欧盟的消费者和进口商。中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营商环境的优化,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小艮告》中中国排名连年跃升的情况无疑是对其持续努力的认可。
三是“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成后,沿线的尼日利亚人对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评估了尼日利亚人对中国的看法与中国在尼日利亚的一项重大投资——拉各斯-卡诺标准轨距铁路的一段建设之间的关系。调查发现,刚开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发了一些他国领导人对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在铁路建设期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世界各地的国家、社区的环境。该中心2019年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尼日利亚人在经济问题上对中国持积极态度:83%的人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长对他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而约同样比例的人(82%)表示,来自中国的投资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为他们的国家创造了就业机会。这些比例都是该中心2019年调查的11个新兴经济体中最高的。
四是中国在面临不稳定和危机的国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尼克•克劳福德(Nick Crawford)在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发布的一份新报告《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不稳定》中发现,中国在面临不稳定和危机的国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这些情况的反应及其潜在的偏好和关切将对西方国家及其应对措施产生影响。同时,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投资者。因此,它与许多面临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国家都有重大利益关系。参与应对海外不稳定和危机的西方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中国如何应对这些局势。中国的做法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国家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企业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业新技术将成为制造业提升效能的关键,尤其是新兴技术领域的惊人发展引起世界注目、进出口带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这让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及发挥的重要作用。百度、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和华为公司是中国技术专利申请的重要推手,尤其是百度的自动驾驶和语音识别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帮助中国企业提升了全球形象。中国企业通过提供进出口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跨境投资科技公司和研发项目、开展跨境研发合作,以及开展国际技术科研合作等方式,参与技术创新全球化。
(一)中国是全球供应链和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球产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英国市场调查机构马吉特公司曾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在继续作为采购目的地的同时,“已不再是廉价外包业务的对象国”,而“一跃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英国《独立报》评论,“一直以来,谈起中国,人们的脑海中似乎总是浮现诸如‘世界工厂’之类的词汇,而近期,中国‘世界工厂’的形象有所改变”。2017年,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为12%,在全球进口中所占份额为9%,这种进出口活动带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国之一,掌控全球供应链较大份额的中国正使全球贸易模式发生转变。世界也正重新评估中国,改变以往形成的对中国的旧认知,重新评判和审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及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在全球出口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4%跃升至2017年的12%,对比2000年和2017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所占份额均有所下降,唯有中国大幅跃升。按行业划分,2013〜2017年中国出口产品敞口较高的行业为纺织服装业(40%)、电子业(28%)、电气设备业(27%)、家具业(26%)、非金属矿产业(22%)、橡塑业(19%)、机械业(17%)等行业。可以看出,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和服务行业占据全球出口份额的较大比重。
中国占全球进口份额由2000年的3%跃升至2017年的9%,对比2000年和2017年,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所占份额均有所下降,唯有中国大幅跃升。按行业划分,2013~2017年中国进口产品敞口较高的行业为采矿业(21%)、农业及相关行业(19%)、电子业(16%)、化工业(12%)、纸及纸制品业(12%)、电气设备业(9%)、机械业(9%)等行业。
(二)中国成为数字创新的领头羊,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兴技术
中国在2019年超过了美国,成为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的最大来源国。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专利合作条约(PCT)系统提交了58990份国际专利申请,美国2019年提交57840份国际专利申请。自1978年PCT开始运营以来,到2018年居榜首的一直是美国。此外,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公司以4411份国际专利申请成为2019年最大的企业申请者。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迅速成长为国际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凸显出创新中心向东方转移的趋势,目前亚洲申请者占所有PCT申请的一半以上。”199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到了276份来自中国的申请,到201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8990份,在短短20年内增长了200多倍。到了2020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收到72349份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比上年增长了18. 6%,来自美国的专利申请为56n4份,比上年减少了0. 2%。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0年版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2020年的全球创新格局分布继续转移,在过去几年中,中国、越南、印度和菲律宾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进步最大的经济体,这四个经济体现已跻身前50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表现最好的经济体仍然几乎全部来自高收入组别,唯一的例外是中国,在131个创新经济体中连续第二年排名第14位,仍然是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在37个中等偏上收入组的创新经济体中位列第一,中国在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的17个经济体中排名第四。
(三)中国在5G国际技术竞争领域走在前列
从经济和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高科技领域已成为美中两国竞争的关键战场,5G已成为国际技术竞争最重要的战略领域之一。2019年,全球正处于推出早期第五代移动网络技术的风口浪尖。与4G技术相比,5G将允许更多的设备连接到移动网络,并通过扩大容量和提高速度,实现新的用途,包括实现大规模的远程手术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以及通过使用海量实时数据管理交通等。同时,5G已成为中美之间的一个争议领域。美国和中国正在争相部署5G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将引导标准制定,华为公司已成为全球5G设备和软件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进一步降低对国外高科技零部件的依赖。2019年底,华为公司发布了一款不含美国芯片的智能手机,并表示目前正在努力更换整个谷歌移动服务(Google Mobile Services)应用套件。华为在过去30年里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公司,2019年的收入为12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9%。行业专家表示,华为的低价格是技术专长的结果,华为的年度研发预算是世界上最多的预算之一,任正非表示,他的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支出比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多。
在评价国家形象时,除对反映一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信息进行选择性记忆并做出认定与评价之外,公众还关注有关一国国民的相关信息,包括国民展示的精神面貌、文明程度和道德风尚。
第一,相比去年,中国的幸福感有所上升。联合国于2021年3月19日发布了《世界幸福报告》,报告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实际GDP、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自由度等方面进行幸福指数综合评判。可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超1/3的国家负面情绪明显上涨,但也有22个国家的幸福感指数提升,例如中国排行上升10位,位列全球幸福国家排行榜第84名,中国台湾排在第24位,中国香港排在第77位。
第二,2021年3月18日,益普索(Ipsos)发布的《预期、就业和投资指数趋势报告》显示,全球就业指数小幅上涨,上涨0.8百分点点,但仍比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前的指数低6.6百分点。自上个月以来,英国和土耳其的就业指数增幅最大,没有任何国家出现大幅下滑。然而,中国(上涨3.7百分点)是现在唯一一个就业指数超过2020年1月的市场。2021年6月17日,益普索(Ipsos)发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2020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比上个月提高了整整一个百分点,目前为47.3个百分点,这是连续第七个月上涨,比2020年11月增加了5.3个百分点。六月,10个国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于50大关:中国(72.8),沙特阿拉伯(65.7)、美国(61.7)、瑞典(58.8)、澳大利亚(56.7)、英国(55.2)、德国(54.9)、印度(51.2)、加拿大(51.1)和以色列(50.2),但是全球消费者指数仍比2020年1月的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低1.3个百分点。
第三,中国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方向最有信心。在全球范围内,只有39%的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61%的人表示发展方向不正确。全球最令人担忧的是贫困/社会不平等、失业、犯罪/暴力以及金融/政治腐败等问题。最新的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国家/地区中的大多数人(61%)都认为自己的国家走错了路,西班牙(83%)、智利(82%)、意大利(79%)和英国(77%)的比例最高。与以前的趋势相一致,中国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发展方向仍然最有信心,其中95%的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沙特阿拉伯(81%)排名第二,印度(69%)排名第三。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不可忽视的力量登上了世界舞台。其中,中国的创新和技术进步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基础科学和研发方面的大量投资可以为国际合作提供机会,并有助于提高人类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有利于维护网络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等共同利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积极的角色的同时,也注重提升国际影响力,发出中国声音。一方面,应致力于逐步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需要在新形势、新挑战下做好中国发展理念的阐释与传播,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目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形象认知呈现两大趋势: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受新兴市场的欢迎,很多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受益于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对中国的好感度大幅增加,中国的全球形象正在逐步提升;二是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担忧和不安,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对他们的国家不利,加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既有偏见和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使其对中国的好感度有所下降。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崛起已成为既定事实,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关注度提升的原因所在。